土壤修复行业现状浅析
伴随着阳光与花香,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而土壤修复的市场现状仿佛还未走出十二月的寒冬。
近段时间小编一直在收集土壤修复行业的各种信息,做了一些分析总结,所有数据信息均来自网上公开信息,如有意见欢迎私信小编共同探讨。
小编分析了许多近期公开招投标的项目信息,发现目前想要获取常规建设用地的项目似乎只有两个路径,一是掌握核心资源,二是敢拼价格底线。


在近期发布的《2021年土壤环境修复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中同样也指出自2018年以来,咨询项目的平均单价由180.2万元/个降低至2021年的113万元/个,降幅达到37.3%。而修复工程项目排除了今年大型钢铁遗留地块修复工程项目的单价抬升影响后,修复工程项目单价已由2018,2019年的2700万元/个下降至2021年的1600万元/个。土壤修复行业的利润空间已经逐渐被压缩的越来越小。

究其原因还是土壤修复行业似乎门槛太低了,人人都想象着土壤修复是个不断膨胀的大蛋糕而加速跑步入场,建筑工程单位、检测单位等等一窝蜂的涌入,而真正进来以后才发现僧多粥少。

为了获取项目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哪怕是脱颖而出拿到项目后,也同样面临着及其严格的付款条件,在项目完工前仅能获得15%的预付款,项目全部完工,完成验收撤场后也仅能收到50%工程款。这样的付款条件意味着修复单位往往需要大量垫资并且账期极长,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和负担。

面对着要不拼资源,要不拼低价,技术反而成为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行业现状,小编深感“卷不动了”。若未来商业模式或者客户群体不改变的话,这种现状可能依然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跟与不跟,需要从业单位谨慎权衡,正应了莎士比亚的那句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但也不必过分悲观,黎明前总会有一些至暗时刻,物极必反,相信未来三年市场容量总体也会趋于平稳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个别区域市场可能会有较大波动。同时伴随着各项政策监管越来越严格,措施越来越完善,行业会逐渐迎来出清,发生供给侧改革,退出的公司会逐渐增多,而进入的公司也会越来越少,市场终归会回归理性,回归技术本源。而小编也相信大浪淘沙,市场最终会留下商业模式强,核心技术强的好企业。
最后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目前土壤修复行业十家头部上市企业的一些公开信息,相信全行业共同努力,达成良性竞争,土壤修复的春天就在不远处。
来源:宝发环科